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焦点讯息:红星耀齐鲁丨微山:让湖区渔民幸福底色更足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03 17:27:47


(资料图)

青砖黛瓦,宽街明巷,青草花香......走进微山县湖畔渔村爱湖村,青石板路,花草成行、田园气息浓郁,细雨如丝中一幅幅水墨泼画尽在眼帘,人在画里,画在村中。

“几年前,村里还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乱搭乱建,道路破旧,村里姑娘小伙都不愿回村,姑娘选择外嫁,小伙子说个媳妇前提得城里有套房子,谁能想到今天的变化。”爱湖村村民胡乾宽说。老人是爱湖村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岸后的第一批陆居群众,是渔村从无到有到精致的见证者,如今的他清晨傍晚在村里散散步,看看花草,心情舒畅,满满的幸福感。

党建推动“信用+”,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突出抓好党员“领干”作用,将村巷打造成党组织的最小单元,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设立党员示范街,党员示范户,把党的工作“镶嵌”到每个治理“微单元”,在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移风易俗、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改厕、垃圾分类宜居环境打造等重点工作领域,党员干部形成了“一人带动一巷,一巷带动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强雁领干效应,以党组织的凝聚力,带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将美好生活的愿景变成幸福生活的实景。

支部链接产业,搭建渔民服务的“致富平台”。爱湖村盯准支部链接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整合村级集体水域、路域资源,打包处理,占地500亩,总投资4700万元的水蛭养殖康源堂项目是爱湖村党支部链接渔业项目的一项试点工程,从项目引进到资金落地,土地实现整片规划、成片整理,让家家户户一枝独秀的渔业技能应用到了整片开发,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种植,推动了渔民技术入股、鱼塘分红。同时,村党支部深入挖掘渔村文化优势和生态优势将其转化为渔村特色产业优势,先后开办了风荷苑、渔艺坊、阳光茶社、荷叶茶加工厂,创新设计了“渔娘面蒸”“传家渔鼓”和“渔人轻舟”等系列文创产品,带动了群众就业创业,群众实现家门口收入节节攀升。“自从搭上爱湖牌这列快车,我们螃蟹、荷叶茶等渔湖产品更是远销外地,订单源源不断。”爱尚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生斗介绍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围绕为民服务“主旋律”,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共同发力,形成了精神文明与物质生活相适、互促的良好格局,解决了村庄治理内生动力问题,形成了景美人丰,持续向好发展格局。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蔡继钗

通讯员:巩玉霞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